1、照顾老年人睡眠


睡前——注意提醒老人晚餐不适合过饱,睡前不适合谈话过多,看电视不适合过长,以免刺激大脑,情绪开心后不容易入睡。


睡中——要为老年人创造安静、舒适、安全的睡眠环境,防止强光照射。枕头质地、高低要适中,被褥松软、干燥,提醒老人选择右边卧位,不要张口呼吸或掩面而睡。


醒后——提醒老人不要急于起床,先在床上静卧10分钟左右,并进行必要的床上运动,如伸展四肢,双手互相揉搓,活动指关节等。起床后,记得为老人倒上一杯温开水。


2、伴随老人出行


伴随、照料老年人出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
1、选择晴好天气


冬天有大风、大雾,夏天太阳暴晒,正午时间都不适合外出。


2、备齐出行用品


如冬天要多穿衣,戴上帽子、围巾、口罩;夏天要戴上墨镜,打上遮阳伞;阴天要携带雨具;平时带上拐杖、乘车证、零用钱等。所到之处,要记得打听了解公厕的地方。


3、安全乘坐公交


坐公交时,应陪老年人在站台内等候汽车。车到时请老人先上车。汽车行走时,要站在老年人身边,保证老人乘车安全。到达出行地,家政员工应先下车,再搀扶老人下车。


4、控制出行步伐


如去景区游玩,必须要搀扶老人同行,轻松游玩,不要赶景点、赶时间。如老人要爬高,也要婉言劝阻,以免发买卖外。


5、保证购物安全


外出购物或出入公共场合,家政员工需要跟随老人左右,看好钱物,预防老人走失,保证安全,舒心购物。



陪老年人出行,要考虑老人的身体情况,出行时间不适合过长,雨雪天、雾天、大风、酷暑天最好少外出或者不外出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,外出时应带上心脏病保健药盒和有关的药物。


1、年高衰老时。据调查,在41岁之前极少发生缺血性中风,52岁之后有14.5%的可能性,63岁之后有50%的危险性,若进入74岁之后则有88%的可能性,而在85岁以上近90%或许会发生中风。


2、情绪波动时。情绪波动剧烈,尤其是过于开心、大怒、狂喜时。


3、气候突变时。冬天最多,寒冷致小动脉痉挛,血压升高、血流缓慢,第二是秋末、春初气候交换时期,夏天气温超越34摄氏度出汗过多、供水不足、血液粘稠时,都是中风高发期。


4、特别劳累时。特别是脑力劳动者过于劳累时。


5、暴饮暴食时。节假日亲友聚餐与赴宴时,暴饮暴食、抽烟、饮酒过量时。


6、早晨起床时。睡醒之时,交感神经与肾上腺开心,血压上升。加之一夜睡眠,体液丢失,血液变得粘稠,大脑供血不足,容易致使血栓形成。


7、降压不当时。尤其是患有脑动脉硬化和脑动脉狭窄时,降压过快,致使脑血流量不足血流缓慢,则易诱发缺血性中风。


8、仰脖与猛回头时。因患脑动脉硬化,忽然致使大脑供血不足所致。


9、洗澡水温过高时。易致使血压升高,或因出汗过多血液浓缩粘稠引起发病。


10、便秘用力过猛时。排便时屏气用力,腹压增加,会使血压猛升。


11、精神重压过大时。精神重压过大,精神紧张,超负荷工作,睡眠降低,易致血压波动引起发病。


12、夫妻性生活时。因精神开心,血压骤然上升所致。


冬天怎么样预防中风的发生?


1、运动要适度,要量力而行,高血压、冠心病病人,尤不可进行剧烈运动,以免因过度劳累、血压升高等缘由而诱发脑出血。


2、清晨前后是缺血性中风的高发时段,因此刚刚醒来切不可跃而起。应赖床三五分钟,活动一下四肢,头脑清醒下再起床。


3、洗浴时水温不适合过高,时间不适合过长,不适合用力擦搓。


4、大便时不可骤然屏气用力,预防血压猛涨。老人最好采取坐式便器,若蹲的时间较长,要缓缓站起。


5、中老年人两性生活要有节制,且不可频繁放任。忌在洗澡之后酒后进行两性生活,以防因精神过度开心而血压骤然上升。


6、老生活活起居所有行动均宜缓,防止仰脖与猛回头,以降低意料之外发生。


7、最好不打牌,不看惊险刺激的影视节目和球赛等,防止过于开心激动,预防意料之外发生。


8、冬天大风降温或下雪的天气,必须要看重防寒保暖,年高老人与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者,此时不适合外出训练。


9、肥胖者,高血压、冠心病与糖尿病病人,日常均宜采取低脂、低盐、低糖饮食,以防止血脂增高,加重动脉硬化。


10、天天早、中、晚各做3次空抓手,每次各做400次。


11、耸肩可使肩部神经、血管和肌肉放松,活血通络,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。天天早晚做双肩上提、放手的动作,每次做4~8分钟。


12、平坐,放松颈部肌肉,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30~50次,速度宜慢,天天早晚各做3次。低血压病人平卧做。


13、按摩颈部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,降低胆固醇沉积,促进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,并改变大脑供血,预防中风发生。双手摩擦发热后,按摩颈部左右两侧,速度稍快,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。